close

【聯合報/彭子安/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藥劑部藥師】

 

膽固醇是身體正常的組成成分,人體會自行合成,也會自飲食中攝入,若身體製造過多或身體無法有效排除等,膽固醇濃度就會失去平衡。

 

醫師告訴你什麼是好膽固醇、壞膽固醇以及治療膽固醇的目標;或者是告訴您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或總膽固醇。這些資訊可能會讓人搞不清楚,但是,須控制自己膽固醇在合理範圍內,才能使體內膽固醇回歸正常。

 

醫師通常會測量許多與膽固醇相關的數值,若無特別限制,醫師都建議病人多運動,先撇開對膽固醇的影響不說,規律的運動習慣能夠降低心臟疾病、中風、糖尿病甚至是某些癌症風險;此外,運動有助減重,也能夠降低壞膽固醇(LDL)以及體內三酸甘油脂濃度,並增加好膽固(HDL)。

 

若平常就沒運動或運動量不足,每次可以慢慢增加運動時間10至15分鐘,並選擇低強度運動,如散步開始。隨著體能改進,逐漸增加時間、運動次數以及運動強度,建議設定目標是1星期運動4至6次,每次持續30至60分鐘。

 

改變飲食習慣以減少膽固醇的攝取,或許更能幫助控制膽固醇;避免吃反式脂肪類的食物以及飽合脂肪(包括減少動物性脂肪,如牛油、起士以及紅肉的攝取,增加水果、蔬菜、全麥製品的食用),則能夠降低壞膽固醇,也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高膽固醇是心臟疾病及中風的危險因子,只要確實遵照上述簡單原則,重新改變生活習慣,是可以被妥善控制的;若已服降膽固醇藥物治療,可以向藥師請教這些藥物的注意事項與疑問,不要任意停藥,透過改進服藥的習慣,對維持合理膽固醇濃度也有幫助。

 【2009/10/20 聯合報】


每天1萬步 健康起步走

【聯合報/魏榮廷/永和耕莘醫院復健師】

 

 
美國政府建議,成人每天至少步行8500步,青少年男孩1萬3千步、女孩1萬1千步;衛生署也呼籲國人「每天一萬步,健康有保固」。

 

走路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無需太多技巧,對身體衝擊較低,不易運動傷害,對關節的壓力也小,特別適合背痛、膝關節退化的人。

 

健走的種類可分:

 

1.基礎健走:時速4.8公里以下,約平常行走速度的健走。適合較少運動、體能較差者。姿勢是,頭抬高、兩眼凝視前方,上半身直立,肩頸放鬆不駝背,骨盆保持正中,步伐大小以舒適為原則。雖然基礎健走對體重控制與提升體能效果不顯著,但任何時間都能進行,有助「少坐多動」。

 

2.體適能健走:時速4.8公里以上,步伐更輕快,搭配更多雙手擺動,運動強度較高,效果較好,一般人只要身體狀況許可,就可進階到體適能健走。上半身略向前引,手肘成90度,手臂擺動配合腳步快慢;步伐不必刻意邁開,但應以後腳跟先著地,其次是前足,最後腳尖蹬離地面,且腳步要放輕,以減少對膝關節的衝擊。速度快時,肩膀可隨手臂前後擺動。

 

運動可分為暖身期、運動期與緩和期。暖身是為調節身體各系統,加速神經傳導速度,減少肌肉黏滯性,增加肌肉收縮的效率與柔軟度,以減少運動傷害,建議依序從頭到腳,將各主要關節、肌肉伸展開來,一般暖身約5到10分鐘,可視情況增加。

 

健走的運動期至少要15至20分鐘,最好達20至30分鐘,以個人身體可接受、無不適為原則。由於運動使較多血液分布在四肢,緩和運動則可維持靜脈回流,避免氧氣輸送不夠,頭暈目眩;尤其心血管疾病患者,適當的緩和運動可減少心肌缺氧、心率不整及其他併發症。緩和運動通常約5至10分鐘。

 

健走頻率則因個人身體狀況與年齡而有差異,一般而言每周3至5次即可。

 

一般認為,走路無助於改善心肺功能,但健走是低強度有氧運動,時速達6.4公里以上,可訓練心肺功能,降低血壓,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膽固醇、三酸肝油脂與體脂肪,有助控制體重;而且對熱的適應力會變好,同時增強骨骼、韌帶與肌腱的強度,更能減少焦慮、抑鬱,增強免疫力。

 

運動應循序漸進,若身體出現不適,如頭暈、疼痛,立即休息。服裝應透氣排汗,有助調節體溫,較寬鬆或伸縮性良好的衣服較舒服。由於運動時腳掌會略為脹大,應選一雙柔軟的鞋子,前端預留空間,好讓腳趾能伸展。

 

健走的場地應確認路面好走,公園、綠地或一些景點的步道都是不錯的選擇,盡量避開車水馬龍的地方,沿途最好有可供喝水休息的商店、涼亭。

 

【2009/10/20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軒鴻(阿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