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晚婚及家庭少子化是社會趨勢,因此父母更捨得在孩子教養上投注心力及經費。細心的父母為了提升親職能力,努力查詢研讀、充實相關的知識,「照書養」或者是「照網路養」,幾乎都是新手父母必經之路。

隨著知識普及,父母看了書或報導後懷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問題,好像是遲緩兒、自閉兒、過動兒、亞斯伯格症……,因此就醫、尋求評估。然而,評估之後就能解答家長疑慮嗎?

以下是家長們常問、關於評估與診斷的困擾:


問:評估之後就一定能確定診斷了嗎?

答:其實不盡然,因為臨床實務上有其限制,包括評估效度、診斷標準等。而且,不同的診斷可能涉及相似的行為特徵,例如自閉兒可能十分過動、難專心;癲癇兒童可能有衝動、過動或自閉特徵;過動兒或聽障兒若合併智能障礙,則在發展早期也容易出現自閉特徵。

這些都會使確認診斷的難度提高,尤其是合併多重問題的時候更不容易鑑別。

問:為什麼不同醫院,或同一家醫院的不同醫師、心理師或治療師,對孩子的診斷不一樣?有人說他自閉、有人說他過動,也有人告訴我他正常、不用過度擔心。

答:臨床評估與診斷確有限制,若孩子的特徵越符合某診斷的典型、越是嚴重,則越容易確認診斷;反之,則易落入診斷與否的灰色地帶。

另一方面,不同專業人員對於告知診斷的態度與時機可能抱持不同的想法,醫病溝通的技巧也大不相同。

態度較嚴謹保守的專業人員在面對非常焦慮的父母時,為了避免父母心理反應過大,可能會決定慢慢透露,藉由多次觀察或完整評估後再解釋並告知診斷。

另外,面對某些教養方式極端不適切或對孩子問題怠慢輕忽的父母,專業人員為了掌握時機,有時可能不得不對父母來個當頭棒喝並曉以大義。

這些不同的溝通風格作法,很難說誰對誰錯,專業人員在當下也不見得能即時了解父母就醫的想法,以及是否對孩子的狀況已有心理準備。

舉例來說,有些父母因為孩子不會說話而就醫,心想可能就是語言發展遲緩,但專業人員發現其實是自閉症,可想而知父母獲知診斷後會有多驚嚇與不安。

許多父母會換一家醫院看、尋求第二意見,將心比心,我們可以理解也不反對,但父母切記:據實以告,最好提供之前的評估報告書做參考,可避免重複的檢查評估。

若只為了要找到一家醫院說孩子沒問題(或有問題),因而不斷換地方就醫,甚至隱瞞相關資訊,可能因為家長逃避的心態而延誤孩子早期療育的時機。

【2007/01/31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軒鴻(阿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