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中常見陪同憂鬱症患者來就診的親友,開口閉口總是「他就是太想不開了」、「為什麼她要那麼悲觀、不讓自己開心一點!」

每每向他們解釋,憂鬱症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生理因素(或者說天生體質如此)所引起時,卻總是會看到親友們露出狐疑的表情,態度懷疑。近日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以正子斷層造影(PET)針對憂鬱症患者進行腦部掃瞄,更加證實了這個說法。

這個最新的研究結果乃是美國國家衛生院贊助,由密西根大學憂鬱症中心近日在美國精神醫學會年會發表。為了澄清憂鬱症患者腦部實際狀況,學者特別找了符合診斷、但從不曾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的患者,以避免藥物治療後造成腦部狀態的改變,以正子斷層造影進行腦部掃瞄。


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腦中的血清素接受體以及腦內嗎啡受體數量都比一般人低。血清素與憂鬱症發生有直接且明顯的相關,而腦內啡則是能讓人產生愉悅、欣快感,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後,可造成腦內啡濃度提高,進而產生放鬆、愉快感。

經由適當抗憂鬱藥物的治療後,則可以使腦部產生更多血清素接受體,並提高腦中血清素濃度,進而改善種種憂鬱的症狀。

研究也發現,罹患憂鬱症的患者雖然血清素接受體普遍較少,但其中有一部分人數目又較他人更少。這些人往往對抗憂鬱藥物反應不佳,而且因憂鬱症狀所造成的日常生活負面影響也較大。

這也說明了為何目前常用的抗憂鬱藥物約對七成到八成患者有顯著效果,但對其餘患者則效果不顯著,往往必須輔助其他藥物協同治療,才能改善憂鬱症狀。

沒有真正罹患過憂鬱症的人,是很難體會那種絕望、無助、一片陰影籠罩的可怕感受,更沒有資格責怪他們的悲觀、想不開、負面思考。而且即使這麼說,往往也只會造成反效果,讓他們更加自責、更覺得自己很沒用。其實只要適時的陪伴、傾聽,表達自己的支持與理解,不一定非得說些什麼,反而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因此,當周遭的親友罹患憂鬱症時,請不要再拚命責怪他們「為什麼不想開一點?」、「為什麼不讓自己開心一些?」請記得要試著多些體諒,因為他們腦中的「快樂受體」真的比其他人少很多,並不是他們自己想要這樣的!

【2008/05/29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軒鴻(阿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