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 -怎麼熱熱的


        「發燒」是旅行者偶爾會碰到的問題,但究竟要如何處理才是正確而適當的呢?人體體溫在正常狀況下有「清晨低而傍晚高」的生理性體溫節律現象。若身體有潛在感染或發炎也可能引起發燒。發燒對人體有保護作用,因為體溫上升時可對體內致病菌提供不利的環境,且能加強人體免疫系統反應。因此,我們應該對於發燒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原因及臨床表現

       人體內各種功能及活動的進行,最適宜的溫度範圍大約是攝氏36.5度至37.5度,有時後會發生患者感到全身燠熱難耐,但測量週邊溫度(如口溫、腋溫等)並未升高,即所謂「體溫過高」的情形,此時並非真正的「發燒」,可能有下列數種因素:
(A) 環境溫度過高:體溫無法外散, 所以體溫就升高了,即所謂的中暑。
(B)
劇烈運動後:會有暫時性的體溫升高。
(C)
腦部受傷或長瘤:破壞了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所以體溫的升降會有很大的變化。
(D)
某些特殊藥物的作用:如阿妥平(Atropine)及麻醉劑、抗癲癇製劑。
(E)
小孩穿了過多不透氣的衣服。
(F)
甲狀腺功能亢進。

發燒並不是只有壞處,事實上,它是利弊各半


要怎麼預防才好? 

        預防發燒的不二法門就是要經常洗手以減少細菌或病毒入侵的機會,尤其是吃飯前、如廁後、去公共場所後、與寵物接觸後。洗手時需要注意手心與手背都需要使用肥皂,並有足夠的沖洗。若沒有水可以沖洗時,可攜帶酒精性乾洗手液。 另外需要注意盡量不要用手去碰鼻子、眼睛、或嘴巴。


該怎麼治療?


       一般發燒的處理原則,會因疾病的不同而異,除了需針對病因來治療外,大致可依下列方法作初步處理:
1.發燒的週期簡單分為先寒顫期及退燒期。


2.補充足夠的水份(包括開水、果汁、運 動飲料、水果等),依不同體重而調整,一般而言六十公斤者至少一天至少應有2300ccc,若天氣悶熱導致多汗,應再增加攝取量。
3.
體溫肛溫 (耳溫)超過38.5℃,腋溫超過37.5℃以上時,應視情況服退燒藥。
4.
請正確記錄發燒之天數,體溫度數及其他症狀提供醫師參考。


什麼時後需要看醫師?


結語

        旅行時若遇有發燒是很不舒服的,所以旅行者應注意預防病菌入侵的方法。若是很不幸碰到發燒的情況,也可以依照上述初步處理方法,大部分的情況都能迎刃而解,少數情況需要找醫師處理。

資料提供:國際SO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軒鴻(阿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