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陳若齡/台北報導】

在屈臣氏、康是美、量販店等通路販售的歐護、叮寧、3M等防蚊液,並沒有取得衛生署驗證字號,依規定,不可以塗抹於身上;「叮寧」標榜使用純化精油,並沒有衛生署或環保署字號;3M推出過環保署核准字號的防蚊液。

曾在電視上做人體噴灑測試的歐護,事實上只有環保署字號,噴霧式瓶身雖警告,「避免直接接觸皮膚、眼睛、傷口」等,但在使用方法上,卻又強調「為達最佳防蚊效果,請每隔八小時補噴一次」等,易讓人以為此種防蚊液可以直接噴在身上。對此,生產歐護的美商莊臣公司暫不願提出說明。


市售的防蚊液中,DEET濃度從百分之五到百分之百都有,需視個人需求而定。一般而言DEET濃度愈高,能提供較持久的防蚊保護,基本上,濃度在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五就能提供足夠保護,兒童使用的防蚊液中DEET含量宜低於百分之十。

除了有環保署或衛生署字號的防蚊液,市面上也有不少標榜不含DEET,使用純天然精油或植物配方的驅蚊蟲產品,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這類產品的效用及安全性都還需再檢驗。

【2006/08/22 聯合報】


衛署說法》知名品牌防蚊液 成分同但無藥證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衛生署藥政處處長廖繼洲說,沒取得藥證的防蚊液在廣告時,不能直接出現噴灑在皮膚的畫面,以免誤導民眾。

根據衛生署提供的資料,坊間著名的防蚊液「歐護」,或拜耳生產的「傲敵」防蚊液,不在衛生署的驅蚊製劑名單中。

藥政處昨天表示,其實,有些未取得衛生署驅蚊製劑防蚊液也是使用敵避(待乙妥)成分,但因廠商沒有把產品相關資料送到衛生署審核,或是生產的廠商不屬於GMP廠,無法申請藥證。

廖繼洲表示,最近有廠商提出申請,希望敵避成分的防蚊液可以不再列入藥品管理。

他說,衛生署近期內會召開藥物審議委員會,評估敵避的安全性。但現階段使用於人體的防蚊液仍須申請藥證。

另外,廖繼洲也建議,雖然此藥物尚屬安全,但小朋友和嬰幼兒能不使用就不要使用,最好的防蚊方式還是使用蚊帳,外出時則是穿著長袖、長褲,減少蚊蟲叮咬的機會。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說,有些民眾會拿香茅、樟腦油或檸檬油驅蚊,這類天然物質導致過敏的機率反而較防蚊液高。

【2006/08/22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軒鴻(阿山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