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18元恩情 她20年助人不輟
2010/08/25 04:11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小學四年級時,林麗玲的父親因為經商破產,在導師林昊「心照不宣」下,只交了十八元書費直到畢業。二十年來,她以自己和老師的名義,捐出了大約四十五萬元,把「十八元的恩情」放大超過兩萬五千倍大,更期望大家都能接棒,「把愛傳出去」。
父破產 小四學費只繳18元
林父破產後重病,林母幫人洗衣養活五名子女。大姊因為繳不出學費,被老師罰站,心靈受創,小學畢業就直接到汽水工廠洗瓶子,未再升學。
林麗玲命運大不同,導師林昊見她為難,交不出學費時,便說:「告訴媽媽,只要交十八元書費就好。」一直到小六,林昊都不曾再開口向她收學費,還叮嚀她一定要讀書,「千萬別去幫佣,站久了會O型腿喔!」她謹記老師鼓勵,努力讀到五專畢業。
原籍山東的林昊在國共內戰時來到台灣,後移居美國。林麗玲讀五專時報名學崑曲,竟被老師說她說話唱腔帶有「山東腔」,她才訝異發覺受林昊影響而不自知。
不過,林麗玲從來不曾跟林昊老師說過一句「謝謝」。「我覺得就一個『謝謝』,那太薄太薄了,應要把老師的愛傳下去!」
20年來 固定資助家扶
二十年來,她每月資助一千元給家扶基金會,六年前工作穩定後,固定捐出十分之一收入給家扶、伊甸、創世等基金會,還以老師之名資助家扶大專生學費,盼為老師祈福。
昨天在家扶安排下,林麗玲和長期幫助的陳雅婷首次相見,她拿出雅婷寫的信,還送上今年春天在台東布農部落畫的狗狗。「狗兒睡得很香,希望雅婷就像牠,努力而安心地過日子,找到幸福。」
雅婷三歲時父母離婚,國二時,父親因肝癌病故,阿嬤也在隔年過世,她從此「姊代母職」,照料弟妹和阿公。高一即半工半讀養家,升上高雄應用科大四年級,還取得赴日本鹿兒島大學交換學生機會,每天到燒肉店打工七小時,賺足機票錢和生活費。
上進的她畢業後短短半年,已當上南山人壽業務主任。昨天向林麗玲獻上感激的擁抱,林爽朗地說:「妳如果要感謝,就感謝我的老師,再把愛傳下去吧!」
小學沒錢繳學費 長大傳承18元恩情
2010/08/25 09:27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藝文工作者林麗玲,念小學時父親經商失敗、交不出學費,老師只要她交十八元書籍費,她把「十八元的恩情」傳下去,以自己和老師的名義分別捐助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受助者陳雅婷去年大學畢業,昨天穿學士服緊緊擁抱林麗玲。
家扶昨天舉辦助學感恩記者會。林麗玲回憶,小時候家中經濟不佳,讀台北市立三興國小四年級要繳學費時,班導師林昊看到她臉上為難的表情,只要她交十八元書籍費,還說「如果哥哥姐姐有舊書,就不用交了。」更勉勵她「再怎麼困難都要讀書。」
林麗玲紅著眼眶說,她知道老師默默幫她繳了三年學費,一直記在心裡,現在撥出自己一成的收入捐作公益,希望小小的付出,能給受助孩子大大的逐夢勇氣。
受助的陳雅婷,父親在她國中時過世,家中三姊弟從高中起就須自籌學費,她讀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時成績優異,還到日本當交換學生。
林麗玲昨天抱著雅婷,很高興地說:「雅婷可以自立了,希望她把愛的種子傳播下去。」
另一位捐助人孟金蘭已退休,每學期開學前都固定準備十萬元捐給家扶,就像媽媽幫小孩準備註冊費一樣,五年下來捐助將近百萬元、幫助超過八十個大專學生。「就當作存錢啊!他們在社會上的成就,就是我儲蓄的結果。」
孟金蘭幫助的潘鈺雯父親早逝,靠母親做成衣支持家計,在讀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三年級就到家扶當志工,現在是家扶高雄縣的社工員,她說要發揮自己的專業,幫助更多小朋友。
「負債很有壓力,好像有個聲音一直告訴你『妳欠錢』。」潘鈺雯說,考上大學時很開心,但也有一點難過,孟金蘭的助學金讓她稍解生活壓力。昨天她遞上一張名片給孟金蘭,「是孟阿姨和她的助學金,成就了這一張名片。」孟金蘭回贈一個名片盒,勉勵潘鈺雯未來努力工作、認真過每一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