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江詩筑/整理/聯合報 2012/9/19
病例:一名42歲身材微胖胡姓男子擔任科技業工程師,日前到門診求助,抱怨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和咳嗽的情形,曾在附近診所治療,被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服藥後症狀和不適感沒有緩解,經心電圖與放射影像檢查,排除心、肺等問題後,才知得了「胃食道逆流」症。
苗栗縣頭份鎮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湯夢彬:胃食道逆流是因胃部內容物反常逆流,導致食道黏膜傷害,產生相關症狀,台灣的盛行率約百分之十二到十六。
病因多數是下食道括約肌功能異常,導致胃內容物逆流,造成食道傷害或引起氣喘、咽喉炎等症狀,常見的典型症狀是心口灼熱感,俗稱「火燒心」、胃酸逆流,造成患者用餐完畢後,容易「溢酸水」,以及非心臟疾病引起的胸口悶痛。
另外,也有些非典型症狀如患者常會感覺喉嚨有異物感、咽喉炎、吞嚥困難、疼痛,有的患者則出現不明原因的長期慢性咳嗽,甚至牙齒受到胃酸侵蝕等。
要治療胃食道逆流疾病,首重調整生活作息,除了盡量三餐定時定量,維持適當體重及飲食習慣、戒菸、戒酒,穿合身、舒適的衣物,避免壓迫胃部,餐後也避免彎腰提重物。
建議進食後1至2小時內避免躺臥,以免造成逆流,若要就寢可抬高床頭10公分左右,避免攝取減少下食道括約肌收縮力的食物,包括高脂肪食物、巧克力、酒、薄荷等;少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的食物,例如辣、洋蔥、酸果汁、咖啡等,而可樂、啤酒容易增加胃酸分泌。
藥物治療也可以協助減少患者症狀發生,降低胃內的酸度及減少胃液逆流回食道的機會;若胃食道逆流症狀經過調整生活習慣及服藥後仍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可考慮進行外科治療手術,例如胃底折疊術,減少胃酸逆流的次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