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劉彥瑩/台中市紓情診所精神科醫師】
張小妹由媽媽帶來就醫,安靜少語,媽媽急切說著:「她白天一直睡,晚上不睡,自笑自語,藥也挑著吃;平常還好,最近情緒不穩,竟把刀架在弟弟脖子上,嚇死我了!」「去大醫院看好幾年了,每次都很趕,醫師根本不清楚她的狀況!」
|
近年康復之友聯盟進行「藥物治療期望和社會功能需求」調查,發現七成精神病患沒有工作,家屬最大心願就是「病人可以工作」。如何讓心願成真?以下提供治療及復健六大關鍵:
1.積極處理副作用。若病人中斷治療,先別急著指責,可能是用藥造成難以表達的不舒服,這是病情惡化、反覆住院的關鍵原因。常見有白天昏睡、坐立不安、兩腳踏步、手抖、動作緩慢、流口水、眼球上吊、脖子歪鈄、活動像機器人、口乾、過度飲水、出現重覆洗手、檢查開關等強迫症狀、失去日常活力等。
上述副作用透過適度調整藥物,病人常有令人驚喜的進步。有些家屬過度擔心副作用,拖延治療,導致病情慢性化,病人長久與社會脫節。
2.調整殘餘症狀。病人經治療,仍有幻覺、妄想、自語、煩躁、易怒、敏感多疑等殘餘症狀,家屬不易察覺這些細微症狀及情緒穩定的重要,以為病人不會自傷傷人就好。但殘餘症狀的進一步穩定,常是開發復健潛能,持續工作的重要基礎。何況若言行怪異,也會影響人際互動。
3.與醫師密切合作,預防復發。病情隨時可能變化,家屬要與醫師合作,進行藥物調整及危機處理。根據過去治療數十位社區復健的重病患者,在細心照顧下,幾乎沒有嚴重到要再住院的。若讓病情惡化到要住院,成果往往徒然。
只是,目前健保給付重點是慢性住院,患者住院,醫院可申請給付,家屬也可以讓醫院承擔照顧病人的責任。但對於經治療可以明顯改善的病人,醫院、家屬及社區應該給他們機會,這需要社會福利、健保給付相關措施配合。
4.訓練生活自理能力。病人受疾病影響,比較被動,需要不斷督促規律的生活作息。舉凡吃、睡、盥洗、排泄等獨立自理的能力,否則病人會生活逐漸鬆散、日夜顛倒。
5.持續的心理支持。病人除了有疾病衍生的苦惱,還要面對工作壓力及人際溝通障礙,會有許多適應問題,需要有人持續關心及教導。
6.建構支持性就業環境。除了專業技能訓練,就業場所還要營造支持性互動氣氛。如果能夠適當整合,相信會減少一再重演的社會悲劇。
經過問診及藥物調整,張小妹白天嗜睡減少,易怒情緒、衝動行為也改善。生活作息正常後,她努力參加復健工作訓練。張小妹說:「綁住我的藥少了,精神好多了!」假以時日,期待她能找到工作,奮鬥著可能不顯眼,卻感人的復健之路!
留言列表